2009年10月25日

Copywriting in ads

要談廣告,總不能不談文字。Marketing人找廣告公司,很多時都高度重視visual的功力,因為marketing人都是文人,不會影相,不會執相,沒有art director不行。但marketing人很多都兼顧PR工作,文字底子不弱,因此對於廣告文案總是意見多多,很多時更親自操刀。近年,廣告文字以「食字」橫行,並漫延到報章雜誌。

但很多評論都認為,近年的廣告文字力不及雜誌及報章編輯。雜誌封面的誇張標題雖然誇張,但很多時都不得不對執筆編輯佩服得五體投地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封面標題直接影響銷量,所以這些標題有很大的「揹數」壓力。但廣告的標題,往往只是點題。
廣告以concept為主,以visual為主,文字往往是配角。更重要的是廣告公司不會因為一條headline而丟掉生意。

偶然,有些廣告創意以「文字」出發,例如
Bupa的「不怕」(國語)大快活的鑊仔牛柳粒寫成「牛立方」,還拍成廣告片。文字與影象一樣,富有時代感,現在看從前的廣告文案,會有老土的感覺。所以廣告文字創作要靠文字根底與社會觸角,並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,也沒有什麼經典秘笈。

「食字」當然不是唯一招數,中學中文老師有時也會找些
廣告名字作教材,一些神來之筆,盡顯文字功力與創意,例如可口可樂(Coca-cola)、露華濃(Relvon)、養命酒(Yomeshi)等。這些名字都是音義雙全,用字優雅。立法會議員黃毓民的中文根底強,很多政治宣傳口號都比很多廣告文案更出色。「任總坐以袋幣、市民坐以待斃」、「沒有抗爭、哪有改變」、「一路走來、始終如一」、「濟弱扶傾、義無反顧」、「枉尺直尋、都不妥協」等等。特首最新的施政報告,以「群策創新天」為題,被社民連稍改一字,成為「群賊創新天」,為一眾低下階層出了口惡氣,這也是文字力的表現。

古代文人寫詩寫辭,既有意境,亦合平仄,好讀好記動心。現代的填詞人,黃霑也好、林夕也好,也寫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歌詞。這些賞心悅目的文字,很少在廣告出現,廣告人和marketing人不妨思考一下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